汉世祖_第81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814节 (第4/4页)

战胜,前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,但是,眼下的情况,却实在让王侁如鲠在喉,来自东京的谕令更让他如坐针毡。

    ??尤其,李继迁大胆的南下之行,更加证明了其有死灰复燃之态,为此,王侁又不得不调兵遣将,进行又一次围剿。

    ??眼下,整个榆林,除了远在北边丰胜,其余党项聚居的地方,都处在一种敏感紧张的氛围中,盐州这边亦然。

    ??不过,除了夏州那边,由王侁主持着对李逆的镇压,其余州县,都处在自守的状态中,各自弹压地方,安抚部民,对党项人的监视,也严密起来。

    ??以盐州为例,定边军取消休假,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,其兵力,除了投放在盐池、州城之外,便是四处巡察。

    ??由于人手不足,甚至汉人与杂胡中征召了一批民兵,监视党项,用以维稳。这种区别的对待,太过明显了,如何感受不到。

    ??事实上,若是榆林所有的党项人,都是叛逆,都支持李继迁叛乱,那也是不可能。可以说,至少半数的人觉得与我无关,民族的利益虽然遭受了侵害,但绳索没有勒紧脖子之前,少有人会采取激烈的反抗手段。

    ??剩下的,即便有些同情者,愿意追随李继迁的也不多,真正的激进分子,只是少数。然而,在大环境下,一小部分人,却能挑动起集体的情绪。

    ??盐州的党项人日渐不稳,榆林道亦然。

    ??第170章 袁家庄

    ??去盐州州城定边东北四十里,有一乡,名明湖,因乡外有一湖泊得名。这是一座以汉人为主的聚居点,不过由于明湖的原因,也有不少党项人散居周遭,共享水源。

    ??然而,就是因为这处水源,汉人与党项人之间,矛盾重重,已到仇视的地步,在过去的二十年间,发生大小械斗上百起,死伤过千。

    ??乡外有一庄,唤袁家庄,庄子不小,占地足有上百亩,建筑夯土为主,环绕成壁,庄中有人口数百,同时也是方圆几十里的一处大集镇。

    ??若是向北,甚至能辐射百里,周围不论是汉民还是胡民,都愿意到袁家庄来交易,换取粮食、布匹、食盐、酒水,甚至是铁器。

    ??毕竟,不论是往西还是往南,都要多走几十里的路程,方能参与集镇贸易中。而在袁家庄,不只路程近,还能获取相对的公平,就连税吏,都要更好说话。

    ??袁家庄的建立时间,并不算长,至今不过十年罢了。庄主名叫袁恪,恰恰就是“名震西北”的鸣沙匪首领。当然,知道他身份的人很少,也很少有人,会把袁恪同那被整个西北通缉的悍匪“卢南”联系到一起。

    ??袁庄主在盐州行事很低调,但是名气很大,至少在明湖乡,威望很高,因为他仗义任侠,乐善好施,经常出钱出粮,救济危难,由此得了一个好名声。

    ??不只是对庄客,就是对明湖乡的汉民也一样,在盐州这样的边远地区,生存条件艰难,民间的抱团情况要更加严重,而袁庄主的出现,也给了汉民百姓一个依靠。

    ??明湖乡的汉人,大部分都是外迁而来的汉人,以江南人为主,迁居至此,已然整整二十年过去了。二十年的时间,在大西北风沙的磨砺下,也褪去了江南的秀气,多了些西北的剽悍,环境最是磨炼人的。

    ??事实上,过去在明湖乡的汉人豪强并不少,袁氏也并不出众,袁恪之父毕竟是个文人,书香传家,在世时,也以谦和著称。

    ??但袁恪不同,能文能武,长大之后,更显豪杰风采,广交好友,因其豪情与处置公正,很受赞扬。

    ??而自十年前袁家庄建立起来之后,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,袁家也成为了明湖乡第一“望族”,袁恪的名声,甚至在州城中也有用。

    ??这些年,不断有当地豪杰之士,闻名而来,过门拜访,不论声名地位,袁恪都是大开庄门,美酒好肉招待,并亲自作陪,供吃供喝不说,临走还不忘奉上礼。

    ??即便有一些名不副实、混吃混喝的人,也都是宽容相待,常言吃亏是福,人以诚而来,我必以诚相待。这些做派,更加助涨了袁恪在当地的声名。

    ??lt;div 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

    ??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